——泰安市美協徂徠山筆會暨書畫作品捐贈儀式。
“徂徠之松 新甫之柏”,從詩經里走出來的徂徠山,被1938年1月由中共山東省委點燃的抗日烽火映照成耀眼的紅色,這是ー座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高山,這里的ー草ー木都遺存著山東軍民奮勇抗擊日寇的記憶。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前夕,泰安市美術家協會、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和磨山峪村黨支部,在徂徠山這片紅色熱土上,共同舉辦“濃墨重彩頌黨恩”——市美協徂徠山筆會暨書畫作品捐贈儀式。
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用革命實物和抗日英烈的圖文資料講述黨史故事,市美協的書畫家用畫筆歌頌黨恩。厚重的紅色歷史文化,與丹青溢彩的畫面相映生輝。書畫家捐贈的作品懸掛于館內展廳,既穩重大氣又爭奇斗艷,令人如癡如醉。紅梅傲雪、把不畏艱難、光耀山河的共產黨人精神刻畫得入木三分;翠竹青青,彰顯氣節,將共產黨員堅韌不拔的正直品質刻畫得入木三分。各位藝術家用水墨將人品、才情、思想、修養貫穿于書畫作品中,更是把“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信仰情懷躍然紙上,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眾多近期前來參觀學習的各界人士交口稱贊。
位于徂徠山西南麓、泰安高新區房村鎮磨山峪村北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園,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自2009年開始,紀念園在磨山峪抗日舊址上創建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博物館,修繕了徂徠山烈士陵,修復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磨山峪舊址。經過十多年堅持、堅守,這一傳承紅色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初具規模。目前是國家三級博物館、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山東省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山東省百家紅色研學基地、山東省百家革命場館特色展陳、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干部教育教學基地、黨史教育基地、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驮词袌鲋饾u拓展,教育功能不斷增強。1O年來,堅持免費向社會開放,加之展陳內容越來越豐富、服務檔次提高,吸引了濟南、德州丶淄博、青島、臨沂、濟寧、聊城等周邊地市的許多單位到此參觀學習。累計接待參觀學習者30余萬人次。
“濃墨重彩頌黨恩”活動開始前,市美協名譽主席公丕炎帶領前來參加活動的書畫家,在紀念館館長丁兆村、磨山峪黨支部書記薛甲文的陪同下,到徂徠山烈士陵園鞠躬祭奠。參觀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磨山峪舊址和紀念館的展陳,講解員尹燕做了生動詳實的講解,讓參加活動的書畫家對徂徠山英烈們的事跡、徂徠山起義隊伍的精神風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知到來時的路很艱難,需要珍惜眼前,并走好新的長征路。參加活動的書畫家還看望了磨山峪村95歲的老黨員薛其增,并送上了慰問金。薛其增激動得熱了盈眶,他雖然年過九十,但思路還很清晰,他向前來慰問的書畫家、紀念館的人員講述了八路軍四支隊在磨山峪訓練生活的情景。
在書畫捐贈儀式上,公丕炎主席代表參加作品捐贈的書畫家們致辭。他說:人間仲夏,不忘黨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泰安美術家協會以建黨百年頌黨恩為主題,精心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書畫作品。與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聯合舉行畫展,是因為這里是承載著中共山東黨組織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英勇斗爭的歷史功績,是沂蒙精神的出發地,也要通過展覽為紀念館創始人丁兆村先生及其團隊傳承紅色基因、舉起時代旗幟的奉獻精神加油鼓勁,同時也是“以明德領導風尚”的具體行動。我以前在這里捐贈過畫作、證章、畫冊,今天我及藝術家們賡續情懷,就是要再次為紀念館助力,為新征程助力,為黨的生日獻上一份薄禮。在這里也代表孫成剛主席,衷心祝愿紀念館越辦越好,祝愿我們的黨青春永駐!我們要繼續用作品展示祖國的“盛世風華”。
泰安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館成員與參加徂徠山筆會的市美協書畫家看望磨山峪村95歲老黨員薛其增(左6).
市美協名譽主席公丕炎(左5)帶領前來參加活動的書畫家,在徂徠山起義紀念館揮筆作畫。
泰安市美協徂徠山筆會暨書畫作品捐贈儀式留影
(閆順光 陳相元供稿)
上一條:致父母 | 下一條:泰山文化文學期刊2021第三期全文 |